媒體農林

- 校內新聞熱線:9291819
“這里確定是污水處理廠么?這里出來的水,真的是比很多河道、溪流里的水還要干凈呀!而且幾乎聞不出異味,水中還有這么多魚蝦,這里簡直就是一個環境優美的公園。”站在杭州臨安排水有限公司的污水處理終端,看著生活污水經處理后清澈見底,還伴著魚蝦潺潺地流入青山湖,來自浙江農林大學的30多名師生都十分驚訝。
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今年我國確定的環境日主題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在世界環境日即將來臨之際,浙江農林大學師生應邀來到杭州臨安排水公司,開展以“共建清潔美麗臨安”為主題的環境日活動。
師生們在臨安排水有限公司接受生態教育 浙江農林大學供圖
參加活動的廣大學生通過參觀學習污水處理系統,并通過拍攝污水處理廠景觀、觀察植物生長情況、一起種植多肉等形式,接受生態文明理念教育。參加活動的浙江農林大學專家們,還結合自己的專業優勢,圍繞污水廠的生態建設,拋出了一個個可供思考的建議,為進一步提升污水治理水平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杭州臨安排水有限公司主要承擔杭州臨安主城區的污水收集與處理、部分排水管網的建設與運營、環保技術咨詢和水質檢測等職能。截止目前,公司、廠以及相關站點共計占地面積505畝,其中養護管網566公里,污水泵站23座。凈水一廠設計處理能力為6萬噸/日,采用“污泥減量系統+氧化溝系統+濕地低碳處理系統”工藝。
在學習中,師生們了解到,公司一直堅持智慧水務和無廢生態理念。其中生態脫氮除磷系統以重力流為驅動力,依據植物生態學原理,綜合利用美人蕉、旱傘草、象草、再力花等植物葉片的光合作用和根系對水體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形成自凈生態系統。該系統集水質提標、環保節能、資源利用、生態美化于一體,具有運行成本低,資源化利用率高、美化環境等優點,在保證一廠水質穩定達標排放上發揮了巨大作用。
學生們在參觀學習中還發現,除了使用生態節能光伏系統脫氮除磷外,污水處理廠還建有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為廠區提供年發電量約120萬度,可實現減量標準煤約12000噸,減排二氧化碳約29910噸;建有生態中水回用系統,通過再生水回用,每年可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約15噸;還建有生態雨水回收利用系統,大幅節約了用水資源,在水資源循環利用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此外,污水廠還建有生態土壤除臭系統,該項目主體結構由多個不同尺寸的長方體水泥槽單元組成,配有進水管路、噴淋設施、導氣管等附屬設施。生物床配置了多層生物基質填料及菌種,上部輪種香茅草、菖蒲等特種植物。水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有害氣體通過導氣管通入到除臭系統內,再通過微生物將主要臭氣成分氨氣、硫化氫等氣體分解后轉化為植物可吸收的養分。
“以前一直以為污水處理廠,肯定臭氣沖天,沒想到這里卻是一個如此美麗的公園,而且還是一個綜合生態文明教育基地,不光是治污能手、網紅級的濕地公園,也是中小學生生態教育的第二課堂,市民休閑的好場所。”正在參觀的浙江農林大學學生張曉玫說。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0319.shtm《中國科學報》:20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