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上白大褂可以在實驗室里做研究,脫下白大褂可以走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民增產增收。今年暑假,浙江農林大學的科技特派員們帶領全校3000多名學生,深入開展科技服務鄉村振興社會實踐,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連日來,在浙江杭州、紹興、麗水、溫州等地,由浙農林大專業碩士、本科生等組成的暑期社會實踐團,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科技服務,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今年,學校22個學院、部門組建了229支實踐團隊,3204名學生前往全國各地開展社會實踐。為進一步發揮科技特派員在服務鄉村振興、助力人才培養尤其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的作用,學校專門成立了科技特派員師生團志愿服務總隊,引導師生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用科技成果服務鄉村振興、助力共同富裕。
自2003年開始,浙江農林大學積極響應號召向欠發達地區選派科技特派員,積極探索科技服務“最后一公里”的鏈接路徑,構建了個人特派員結對項目、團隊特派員服務產業、法人特派員支撐全縣的科技特派員體系,打造了基于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目前,學校累計向浙江省30個縣(區)137個欠發達鄉鎮派駐了820人次的省級個人科技特派員,41個省級團隊科技特派員和1個法人科技派員,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創業和服務,取得了顯著成效。
據介紹,浙江農林大學以“喜迎二十大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為主題,在發揮學科專業和科技特派員優勢,組織師生服務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美麗浙江的同時,還遴選了一批政治立場堅定、思想覺悟高、有社會責任感、愛校榮校的師生,組建了“同伴”宣講團。宣講團成員將結合實際,圍繞理論普及、黨史學習教育、發展成就觀察、民族團結實踐等10個重點方向,引導和幫助廣大學生上好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在觀察實踐中堅定信念聽黨話、跟黨走,在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現代化先行的進程中努力綻放青春之光。

“作為浙江省唯一的農林類重點建設高校,我們將著眼于學生成長成才,堅持把社會實踐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思政工作的重要平臺、服務社會的重要渠道,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深入社會、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生產生活一線,積極融入鄉村振興戰略和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浙江農林大學團委書記魏玲玲說。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1052935959048443152&item_id=11052935959048443152&to_audit_timestamp=2022-07-13%2017%3A10%3A34&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t=1657703893743&showmenu=false&ref_read_id=d06b8a18-2f86-467e-887a-d6f18b474e37_1657709942631&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學習強國:202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