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浙江各地高溫持續、炎炎烈日。在臺州市仙居縣白塔鎮、田市鎮、皤灘鄉等鄉鎮的田間地頭,浙江農林大學環境資源學院教授吳家森、傅偉軍等專家,卻頂著烈日在田間、菜地和果園現場踏查,指導當地技術人員開展外來入侵植物普查工作。專家們實地采集和講解外來入侵植物普查對象的科學識別方法,對踏查路線、樣點設置、調查方法、普查對象識別、測算入侵植物蓋度,圖像數據采集與記錄信息上傳等進行現場技術指導。
發揮專業優勢支持仙居縣開展外來入侵植物普查,幫助當地掌握外來入侵物種的危害程度,是浙江農林大學科技助力山區26縣鄉村全面振興舉措之一。今年暑假期間,為更好地發揮農林高校在服務鄉村振興方面的優勢,浙江農林大學組織專家教授尤其是科技特派員,帶著學生分赴浙江省山區26縣開展科技服務、培訓咨詢、調研訪問、實習實踐,以實際行動助力浙江省山區26縣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在衢州市開化縣馬金鎮高合村的金禧漫居精品民宿會議室內,科技特派員蔡碧凡副教授,正帶著幾名專業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根據馬金鎮需求,為推進鄉村旅游、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謀思路、出實招。
在杭州市淳安縣楓樹嶺鎮“大下姜”區域,徐凱、劉興泉、趙阿勇等科技特派員,應邀在楓樹嶺鎮開展科技幫扶工作。在服務過程中,科技特派員結合自身專業優勢進行現場指導,提醒農戶及時防災抗旱、提升灌溉效率、緩解農業用水,做好病蟲防害管理,科學合理施肥減少對環境和土壤污染等。
在衢州市柯城、常山等地,蔬菜學科郁有健博士等帶隊的科技服務團,先后走進靜禾農業科技、佳禾藍莓科技、常山縣胡柚種苗繁育中心等生產車間、研究基地,與家庭農場主、新農人、返鄉創業大學生代表等面對面交流,對推進柯城區余東鄉村未來社區、石梁鎮麻蓬村、常山柚香谷建設,以及加強農戶抱團發展、村村抱團發展、農企農戶共同發展等做法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和意見。
在麗水市景寧畬族自治縣渤海村,大學生通訊社的學生骨干在老師帶領下穿著畬族服飾,走上梯田,游覽村莊,深入調研當地畬族文化、農耕文化,設計出了一套創新性研學旅游方案,還拍攝了大量視頻圖片并制作了精美的宣傳視頻,助力渤海村提升研學經濟效益。
在杭州建德市壽昌鎮,食品與健康學院的師生來到綠荷塘村、小刺源村等地,調研農業糧食作物種植的情況,協助當地工作人員完成基本農田保現狀勘察、現場拍照等工作。
據不完全統計,根據浙江農林大學統一部署,今年該校前往浙江省山區26縣開展服務的團隊超過100支,師生數量超過3000人次,服務類型包括技術指導、文化下鄉、科技培訓、政策講解等10多個方面。他們中,有專家教授應地方部門邀請,深入基層面向基層農業人員開展農技服務培訓;有科技人員根據農業企業需求,利用暑假為企業發展問診把脈、手把手傳授農業技術;有科技特派員專碩導師帶著專業碩士研究生,深入農業基地結合課題開展研究、解決實際問題;有老師帶著學生團隊,深入農村一線開展社會調研、文化下鄉……這個暑假,浙江農林大學專家教授們,在烈日下散發著最耀眼的光芒,他們用自己汗水澆灌浙江山區26縣鄉村全面振興之花。
http://kjb.zjol.com.cn/html/2022-07/26/content_2799727.htm?div=-1 《科技金融時報》:202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