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農林

- 校內新聞熱線:9291819
經過對建園、農事管理、果穗套袋、采摘、包裝、運輸、廢棄物處理等41個作業環節、72個碳足跡核算,運用低碳技術種植的嘉興市南湖區陽光玫瑰葡萄,種植管理每千克葡萄排放0.824千克二氧化碳,跟常規的葡萄種植管理模式相比減碳13%……
8月11日下午,由浙江農林大學王懿祥團隊和浙江省生態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張艷梅開發的全國首個葡萄碳標簽,在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大橋鎮發布。據介紹,這也是全國首個葡萄碳標簽,將引導綠色消費和低碳生產,助力“碳中和”,推動葡萄產業低碳高質量發展。
什么是碳標簽?簡單來說,碳標簽就是指以標簽的形式將商品在生產、運輸和處置全生命周期中排放的溫室氣體用量化的數據標示出來。以在農產品包裝上加注碳足跡標簽的方式,引導低碳消費和低碳生產,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盡一己之力。
那么,什么是碳足跡?一般來說,碳足跡是衡量人類活動中釋放的或是在產品或服務的整個生命周期中累計排放的溫室氣體的總量。這不僅是一個對溫室氣體簡單的量化過程,更是體現從國家、組織(企業)、到個人的行為是否符合環境正義原則的途徑。 產品碳足跡即評價一件特定產品的制造、使用和廢棄階段,整個從“搖籃到墳墓”的過程中導致溫室氣體排放的量,可間接反映一件產品的環境友好程度。
浙江農林大學王懿祥教授領銜葡萄碳標簽的技術開發。他認為,陽光玫瑰碳標簽的發布,掀開了葡萄行業低碳發展的新篇章。王懿祥表示:“陽光玫瑰碳標簽的發布,意味著我國的葡萄行業有了第一張碳標簽,也是水果行業的第一張碳標簽,讓葡萄也有‘低碳味’,將領跑水果行業低碳潮流。消費者要踐行低碳生活也有了選擇項,購買具有碳標簽的商品,就是踐行低碳生活。”
葡萄碳標簽研發團隊專家、浙江省環科院的張艷梅介紹說,為了開發陽光玫瑰葡萄碳標簽,團隊梳理了種植前準備環節、培育葡萄的環節、包裝運輸環節,以及銷售廢棄物處理環節,陽光玫瑰葡萄產品碳足跡核算符合PAS2050標準的要求,得到了公證處的公證。
嘉興南湖生態環境分局局長羅勇說:“開展葡萄碳足跡計量與碳標簽開發是我們建設省級低(零)碳試點的創新舉措。葡萄碳標簽將是引領我們全區低碳生活,踐行雙碳的新標識。浙江農林大學和省環科院為我們開發葡萄碳標簽,保證了碳標簽的科學性。”
嘉興市葡萄產業農合聯理事長朱屹峰,深耕葡萄行業快三十年了,今年也是第一次聽說碳標簽。他說,浙江農林大學與省環科院共同開發了葡萄碳標簽,對于嘉興乃至浙江的葡萄行業而言,這是一次再次領先的機會。碳標簽是葡萄行業實現綠色轉型、進一步提高行業競爭力和附加值的必然選擇。
“目前,我們開發的葡萄碳標簽主要是針對陽光玫瑰葡萄,下一步還將開發浪漫紅顏、醉金香等葡萄品種的碳標簽。”王懿祥表示,因為不同品種的葡萄、同一個品種不同種植戶的碳足跡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肥料的種類和用量,畝均產量的高低等,研發團隊還要仔細核算,爭取早日開放出更多品種的葡萄碳標簽,更好地引導綠色農業、低碳農業發展。
https://zhejiang.eol.cn/zhejiang_news/202208/t20220812_2241421.shtml中國教育在線:202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