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學生的暑假,本是回家休息、外出游玩的好時節,但是在浙江農林大學的校園里,該校不少學子進入了最關鍵的耕耘季節:他們或忙于科研試驗,或竭盡全力備賽……漫長的暑假,成為他們充電的最寶貴時間。

研究生暑期不回家?忙著幫竹制品除“皺紋”!
選取一定長度原竹、擇需挑選相應藥劑、簡單方法注射、細致進行對比,觀察實驗效果……這個暑假,浙農林大化材研211班的任鑫,不斷重復著這一道道井然有序的流程。為更好地完善系統設計、完成畢業課題,他整個暑假都在學校里忙著科研實驗。
實驗開始了,任鑫小心翼翼地將藥劑注射到已無生生命體征的竹制品“身體內部”后,瞪著眼睛觀察原竹情況。什么時候會開裂?開裂的位置在哪里?沒有人知道,他只能滿懷希望地隨時關注著。
問起為何留校進行科研實驗,任鑫說:“我們有些實驗的周期比較長,所以希望暑期留校做實驗可以趕一些進度,減小之后的壓力。同時暑假期間很多大型儀器都是開放的,也方便我們進行一些分析測試。”
“勤勤懇懇、踏實努力、一絲不茍。”這是任鑫所在木材保護與改性課題小組暑期在實驗室的真實寫照。談及留校感想,任鑫慶幸地感嘆自己選擇了留下,這為自己帶來了很多平時無法收獲的經驗知識。
杠上比表面積,與數據大戰“三百回合”
“海鋒,你去幫老師測一下樣品的比表面積。”晚上7點左右,木材科學與技術研211班的陳海鋒接到了老師微信發來的通知。
“上個同學的4個數據還有2個沒測完,得抓緊了”,陳海鋒心里揣摸著,利索地將樣品放入容器中,進行脫氣以去掉容器里的空氣,隨后放到儀器里進行分析。耐心等待一天后,終于來到分析樣品階段,“滴答滴答”轉眼兩個小時,電腦上突然跳出“分析失敗”的字符。分析儀器一動不動地停留在原位,像一個“守職”的士兵。
沒有出現預期的數據曲線,陳海鋒冥思苦想,并開始新的一輪數據分析,想要找出到底是何原因干擾了實驗。經過反復地實驗、觀察,陳海鋒腦門上都沁出了一層細細的汗。最終發現,原來測試的儀器出現一些故障,在抽真空的時候發生了漏氣現象,進而導致實驗結果無法分析。
從著急忙慌,到沉著冷靜應對緊急協助、突發狀況。暑假選擇留校繼續科研實驗的陳海鋒表示,循環往復的準備、計算、統計極大地鍛煉了自己的注意力、觀察力、認知力。吃過的“苦”,最終都將變為成長的養分。
今年是陳海鋒第三次選擇暑期留校。大一暑假,他身赴廣州工廠調研,收集有關加工工藝及機器參數。大二暑假,他和老師一同進行生物質相關課題研究。對于自己三次暑期留校,陳海鋒表示收獲滿滿:“暑期深入工廠進行調研,讓我身體力行感受到專業不易,也令我對畢業后的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展望;而暑期留校繼續科學研究和實驗,不僅能為我的科研實驗進度加速,也加深了我對科研的理解,堅定了未來道路。”
7點起深夜睡,暑期不放假
14號學院樓 316教室里,幾張桌椅隨意地拼湊在一起,形成一個簡易的辦公場所,檢測儀器、拍攝設備在周圍擺放著,黑板上清晰地展現著產品研發思路。“清風滌蕩”團隊成員正在激烈地交談:演講稿文本如何修改,PPT如何排版美化,答辯問題還缺些什么……
循聲望去,指導教師正為互聯網+“清風滌蕩”的團隊進行賽前鼓:“你們盡管努力去做,做好最大的努力。大家努力了,運氣也不會差。”
身為項目負責人的應化201班張云龍同學介紹說,“我們項目利用改良酶制劑從竹葉中提取混合氨基酸,研發新型復合空氣治理型產品甲醛捕捉劑、除醛除味劑以及除醛疑膠珠等產品。為了更好的呈現成果,這段時間7點起,深夜睡,埋頭修稿、督促美工、召集開會······一直在和時間賽跑。”
“這將是一次難以忘懷的經歷,我們大家中午十二點吃飯,有時能趴在課桌上進行簡短的午休,有時甚至沒有休息的時間,經常到晚上九點、十點才‘收工’。時間緊,任務重!”張云龍感嘆,暑期留校競賽有憂更有喜,“學校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經常請專家為我們進行線上或者線下指導。”
近年來,留校擁抱科研與競賽,成了不少浙農林大學子的暑期選擇。據不完全統計,浙江農林大學暑期在校繼續科研實驗的學生超過2000人次。為了保障留校師生的學校生活,該校不少實驗室、標本室、圖書館正常開放,后勤保障一如平常,學子們埋頭研究的熱情也越來越強烈,“暑假時間比較長,可以更好的開展科研、準備競賽,所以我們暑期不休假!”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5790693236764411589&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1d740a6087c0a8847a0017&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5790693236764411589 學習強國:202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