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省林業局、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共同舉辦的浙江省首批浙林碳匯項目減排量開發交易暨浙江省碳普惠減排量登記備案系統上線發布會在杭州召開。會議以“線下+線上”的形式舉行。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吳紅梅,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王以淼,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胡俠,省林業局一級巡視員楊幼平,省機關事務局副局長倪艷紅,省法院副院長朱新力,省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二級高級檢察官何成林,浙江銀保監局一級巡視員張有榮出席會議。周國模教授領銜的林業碳匯與計量科技創新團隊參加會議。

今年8月以來,在省林業局林業碳匯工作專班辦公室的悉心指導和安吉縣林業局的支持配合下,周國模教授領銜的林業碳匯與計量科技創新團隊作為省林業局林業碳匯發展基礎支撐協作組主要技術團隊,開展了安吉縣竹林碳匯(碳普惠)項目開發試點,環境與資源學院李翀副教授具體負責項目計量監測工作。按照省雙碳辦《浙江省用于大型活動(會議)碳中和的碳普惠減排量管理辦法(試行)》的文件要求和省林業局的統一部署,積極探索碳普惠機制下浙江省竹林碳匯項目開發管理機制。

安吉縣竹林碳匯(碳普惠)項目成功登記備案,被納入首批浙林碳匯項目減排量,項目區位于安吉縣孝豐鎮橫溪塢村,按照本次交易價格100元/噸計算,實現竹農增收210.46萬,惠及308戶竹農。圍繞開發利用林業碳匯,助力推動山區高質量發展和省域共同富裕先行示范,胡俠代表省林業局、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機關事務局、浙江銀保監局、省法院、省檢察院七部門,宣讀了《踐行雙碳戰略開發利用林業碳匯助力山區高質量發展和省域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倡議》,倡導全社會共同參與,實施固碳增匯專項行動,推進“竹木代塑”“竹木代鋼”,發揮林業碳匯功能效益,推進林業碳匯價值轉化。
(環資院 李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