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至20日,我校來自烏克蘭、越南、吉爾吉斯斯坦、贊比亞、赤道幾內亞等國家的留學生代表受邀參加臨安區文旅局組織的“天目村落田家生活節”,深入浙江鄉村,零距離體驗六個村落三十六個田家生活場景,感知中國鄉村故事和民俗文化。

為期三天的田家生活節,外國留學生體驗打麻糍、寫春聯、劈柴、釀酒、烤火,品嘗“一桌菜”、煨年糕、煨番薯,深度體驗鄉村田家生活,讓現場親歷者和鏡頭外的觀看者共同感知有溫度、有熱度、有亮度的別樣鄉村民俗文化。

在文武上田村落景區,中國書法專家與留學生書寫一副副對聯,共同祝福全世界;包包子體驗活動中,軟軟的面團在村民阿姨的手里旋轉出了一個個“小酒窩”,引得留學生贊嘆不已,忍不住紛紛上手嘗試。

在龍門秘境景區,圍著火盆烤烤火、嘮嘮家常,再吃上一口剛烤好的年糕,最是愜意不過,體驗完“崩爆米花”,留學生們迫不及待跟阿姨學起了包餃子。

在指南村,留學生第一次親眼看到中國鄉村的“殺年豬”,并與云棲楓林的女主人一起編制具有濃濃中國情的手工藝品。

在天目月鄉村,留學生體驗了一把鄉村的“農活”,與村民一起砍柴、打麻糍。干完了農活,再來上一杯剛磨好的豆漿,吃上一口鮮嫩的豆腐,品嘗剛炸好的丸子。

雙廟村的鄉村田家體驗點也是年味兒十足,留學生目睹著土雞煲、土豬肉等鄉村“一桌菜”的燒制過程,現場制作手工藝花環、品嘗傳統美食、體驗傳統手藝。

在湍口暖泉村,非遺文化“燙畫”的體驗活動更是讓留學生們愛不釋手、流連忘返。
此次活動由臨安區文旅局主辦,以培育鄉村業態為目標,每個村落選擇六戶人家作為“鄉村田家體驗點”,呈現六處鄉村生活場景,通過觀察鄉村生活點滴,走進原汁原味的鄉村生活,以深度體驗“鄉情、鄉味、鄉風、鄉音”為主線,通過外國留學生的親身體驗,串起一條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聯誼之路,推動走向共同富裕。
國際教育學院與臨安區文旅局緊密合作,舉辦豐富多彩的鄉村文化活動,讓外國留學生全方位、全過程感知中國鄉村故事,助力鄉村振興。
(國教學院 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