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寒假,竹類研究所的老師們牢記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精神,以創建區域特色鮮明的生態性研究型大學為己任,放棄了休息,應邀奔赴竹產區積極開展竹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社會服務。
在宜賓竹產區,竹類研究所方偉教授帶領團隊深入企業、基地開展社會服務。在各地主要領導的陪同下,他深入調研了竹漿模塑餐具包裝產品生產基地、竹原纖維加工中試車間、雙誼產業園、竹類種苗基地、機場線、市樹市花示范園,詳細了解竹加工基地建設發展、竹類種苗基地選址、竹林風景線建設等方面情況。

在由區黨委書記蘭宏彬主持的理論中心組學習會上,方偉教授做了專題輔導報告,對翠屏區竹產業發展提出了五點建議:一是堅持做好頂層謀劃,統籌推進竹產業可持續發展;二是堅持生態高效培育,因地制宜抓好示范基地建設;三是堅持高值深度利用,做大做強筍竹精深加工;四是堅持先進文化引領,打造產業興旺的竹林風景線;五是堅持科技創新先行,合作推動竹產業高質量發展。方偉還先后為宜賓市委、江安與長寧縣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會做了竹產業發展專題輔導報告。

專家們的科技服務,助力了宜賓竹產業的快速發展。2021年全市竹產業綜合產值超過300億元,與2017年的71.2億元相比,年均增速達97.8%,取得了全國第一的竹產業發展速度。宜賓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副中心城市,其竹產業發展對成渝地區竹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
與此同時,在浙江,竹類研究所林新春教授深入錦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為雷竹筍專用肥料配制與新型生產模式研發提供建議;桂仁意教授來到德清縣舞陽街道城山村早園竹種植基地,提出了今年應用無人機實施早園竹林病蟲害統防統治的具體建議,及時解決竹農難題。桂仁意教授、鄧世鑫博士還遠赴海南三亞服務竹產業發展。
此前,竹類研究所老師們在同處亞熱帶地區的成渝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三大經濟圈的廣東廣寧和潮州、重慶忠縣、四川和安徽重點產竹區等地開展服務,并為安徽竹林實現效益翻番做出了積極貢獻。
(新聞中心)